最近以來,全國多個省份迎來了持續多日的降雨天氣,南方多個省市遭遇了大到暴雨,水災嚴重。近幾年來,“城市看!、“逢雨必澇”給公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市民駕車沖進涵洞溺亡、路人掉進沒有了井蓋的窨井遭遇不測的新聞,讓人看到了在“不設防的城市”面前基本生命權益缺乏保障的殘酷現實,引起了人們的深思。
而江西省新干縣日前曝出兩名小學生因暴雨天氣遭遇漏電被電死的悲劇,更提醒我們在關注城市內澇、地下排水的同時,還應關注城市電力設施因為暴雨導致的漏電問題。如果一處電纜斷裂造成漏電,而又恰逢當地遭遇暴雨天氣和路面積水,那么整個區域內的路面積水都會成為導電的載體,嚴重威脅過路行人和車輛的安全。
暴雨面前不該有不設防的城市。筆者認為,城市主政者應認真做好以下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在雨季來臨之前做好各種安全檢查工作,制訂應急預案,查漏補缺,消除各種安全隱患。比如,城市下水道堵塞、涵洞積水、電力設施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不能等到雨季來了才重視,才采取措施去解決,而是要在雨季來臨之前就做好各種安全檢查和檢測工作,將各種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二是在雨季來臨之后,做好日常巡查工作,以防大風、暴雨等極端天氣對城市基礎設施造成破壞,進而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大風、暴雨的來臨雖然可能帶來各種安全問題,但也是對城市各類基礎設施,對我們前期安全工作的一種檢驗。此時,政府職能部門應對城市的各種基礎設施,尤其是那些薄弱環節給予更大的關注,做到早發現、早處理,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城市不設防,市民要遭殃。隨著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居住人口越來越集中,在各種極端天氣面前發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也越來越高。這就對城市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們在城市規劃過程中就把安全因素考慮在內,并且加強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竭盡全力消除各種安全隱患